
“春融期”特点是早晚温差较大
道路呈现昼化夜冻、易结冰现象
易引发追尾、刮碰、单方侧滑等交通事故

冰雪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,车轮容易打滑,行车的危险性更大,所以行车速度要更低,以确保安全。行进中车速要平稳,要防止车速过快,避免猛加速。需要加速或减速时,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,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打滑。在冰雪路上行驶,容易发生追尾事故,所以要增大行车间距,同前车要保持适当的车距。雪天地面的阻力很小,只有干燥沥青路面的1/4,制动的非安全区大大增加,跟车太近的话,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车,一旦出现情况很容易造成追尾。与前车拉开距离,一般应拉开正常行驶距离的2倍以上。遇到情况提前减速,当发现前车制动时,自己也应马上收油并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准备着。如果车辆行驶速度过快,两车间安全距离又小,一旦遇到紧急情况,后果不堪设想。当需要转向时,要先减速,适当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。双手握住方向盘,操作要匀顺缓和,否则就会发生侧滑。千万不要在弯道中踩刹车,那样的话,惯性将使汽车失去控制。冰融期,路面容易结冰,使汽车轮胎与路面摩擦系数减小,附着力降低,汽车驱动轮很容易打滑或空转,尤其是上坡、起步、停车时,还会出现后溜的现象。车辆在行驶中如果突然加速或减速,很容易侧滑及方向跑偏;遇情况紧急制动时,会使制动距离大大延长,高于一般干燥路面的4倍以上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行车关键在于“慢动作”:油门和方向不要过大,刹车不可用力,离合器不要抬太快。结冰导致路面附着系数下降,制动距离翻倍,容易发生侧滑、失控,而雾天或沙尘天气,目视距离变短,过快的车速会让你失去应对紧急情形的时间和空间。在遇到恶劣天气时,严格控制好行车速度,给自己留出处置的时间。控距就是控制好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,留出足够的处置空间。车距应与行车速度相匹配,一般当行车速度为50km/h,则应与前车至少保持50米距离,以此类推。这是驾驶人处置紧急情况所需要的最低跟车距离,而当出现恶劣天气时,此距离应加倍。亮尾,对于小汽车来说,就是合理使用灯光,而大型车辆还要确保车后粘贴的反光标识清晰可见。车灯不仅是为了照明,更重要的作用是明示你车辆的位置,行车的安全不仅取决于有观察力,同时也取决于自己能否被别人看到。只有其他车辆知道你的存在,才能与你保持安全的距离,这是减少事故发生的一个非常有效方法。
通榆公安交巡警温馨提示
一、恶劣天气理性出行。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提前规划行程,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出行。非必要少外出,如需外出,缩短户外停留时间,降低风险。
二、冻融交替注意防范。白天太阳足,冰雪消融;夜里气温下降,路面继续结冰,更加湿滑,春融期驾车应延续冬季驾驶模式,不要提前换下雪地胎,行车时驾乘人员都要系好安全带。
三、雪天行车保持车距。行车时要保持视线清晰,及时开灯警示;不要跟车太近,要保持一定安全车距,留出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。
四、路面湿滑谨慎驾驶。降雪天气,尤其在背阴区道路,结冰现象更是多发,特别容易引发追尾、刮碰、单方侧滑等交通事故,驾车时要注意路况变化,如发生侧滑,应根据现场路况做到缓刹车、小转向。
五、急弯坡道减速慢行。车辆驶近急弯、坡道等不安全路段时,应当减速慢行,不要强行超车、会车。遇紧急情况,请及时制动,切莫急打方向;夜间行车,注意观察瞭望,提前预判风险路段。
六、道路出行减低风险。部分道路路面较窄,积雪清理不够及时,行经这些路段,一定要谨慎驾驶、降低风险,要做到不载客、不超员,注意低速通过积雪结冰路段,预防单方事故的发生。
七、行人注意“头上脚下”。驾车时注意瞭望,文明礼让行人、作业车辆等。行人出行时,尤其是老年人,要时刻警惕路面、楼体、树木等结冰区域,避免摔倒或砸伤,预防意外情况出现。
八、 规范停车位置。切勿将车辆停放在房檐下,春融期屋顶积雪、冰柱坠落可能损坏车辆,造成财产损失。安全无小事,希望大家提高警惕,注意防范。
来源:通榆检察
初审:刘雨涵
复审:魏 波
终审:姚 彬 姜国峰